第24章 考察进货渠道(一)(2/4)
述安从津城生活频道养生节目上学到的知识。
洗完澡,吃完饭,小姑父也到了,林述安和老妈说了一声,下楼坐上了姑父的车。
小姑父一边开车,一边和林述安介绍着。
“昨天你走后,我找了几个做生意的熟人,了解到要买旧书通常都去旧书批发市场,我也是昨天才知道咱们津城的旧书报批发市场可是历史悠久啊!”
“啊!是吗?这我还真不知道!”
“本来,您若不能帮我找到进货渠道,我还想去废品收购站去看看呢!实在不行,我都打算发动同学和邻居小伙伴帮我去他们的同学家收书了。”
“呵!你小子还真厉害,昨天找朋友聊天,我说了需求后,他们和我说了几个获得旧书报杂志的途径,废品收购站还真能算是一个,对于没有渠道的人来说,还是最主要的渠道。不过废品收购站量小,书报种类也不固定,都是碰运气,我们不用。”
“是吗?那您快和我说说!”
林述安满怀求知欲,非常感兴趣。
据姑父介绍,一般人想买旧书报杂志,甚至古籍拓本,通常有三个渠道:
第一,旧书交易市场淘货寻宝;
第二,去废品收购站淘货;
第三,走街串巷专门收购。
津城的旧书报交易市场,可以说是历史悠久,颠沛流离,命运多舛。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比京都潘家园旧书市场历史还要久远,整个华夏国都非常有名。
自华夏国经济开放以来,津城旧书报交易市场先后从小河堤、九里台移到历史博物馆、二宫,再搬到文庙、新世纪广场、沈阳道(津城著名的鬼市所在地)。津城的旧书现在算是非常繁盛的时期。尤其曾经位于二宫的旧书市曾是华夏国华北地区最大的二手书市场,也是从前无数人淘书的“天堂”,最繁盛的时候平时有60多个书摊,周末能达到200多个。
图书在众多商品中应该属于一种比较另类的产品,因为人人都知道书是自带价值的,而且保质期比较长,可收藏、可囤积,当然也可以买来不看。虽说电子书可以在电脑上看,不仅方便、内容库大还便于携带,但事实上纸质图书的市场一直坚挺,而二手书的市场也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