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1/3)
林述安通过以前读过的营销案例知道。
摊位前若是没有人,那么,即便是对他的书刊感兴趣的人往往也不好意思或不敢近前来了解情况。这些人里,有的会觉得这个书摊不行,卖的书没有吸引力,否则,为什么都没人来?有的可能会觉得看了不买是不是会不太好?
书摊前有人就不一样了,这是卖什么的?这么多人看,一定很有意思吧!我也看看。而且,路过的人会觉得已经有人在那看了,也不多我一个。
因此,有经验的摊主,会适当掌控自己摊位前客人的数量,维持自己摊位的“热度”。
人少时,就多攀谈几句,交易慢一点;人多时,动作就稍微快一点,别让客人等太长时间,提升客人的消费体验。有时人越多卖得可能越好,这是正向互动的,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也有只看不买的。货物吸引力、与客人需求的匹配程度是关键。
这个长得尖嘴猴腮的人,又看了大概五分钟,经过谈价,买了一套三本的武侠小说,花了13块钱。这套书林述安本来想卖15块钱的,之所以13块钱卖他,一方面是因为能够再一次成交,他心里很激动,很开心;另一方面,他的这些东西毕竟没有进货价,售价就不好确定。
就这样,时间才到了晚上八点半,林述安就做了七八单生意。买东西最多的人是一个大姐,她买了五本杂志,有服饰美容和读者,2块钱一本,还买了个树脂做的水景小摆件,总共花了30块钱。买东西最少的人是一个上小学高年级的小孩,只买了一本小人书,花了2块钱。
林述安是下午四点从家出发的,到现在已经过去四个多小时。天气这么热,这几个小时里,他不是在太阳下晒着,就是在和客人介绍书刊情况或是谈价。林述安感觉口干舌燥,从家里带来的一大瓶子水早已喝光了。
在他又一次拿起瓶子,发现自己的水瓶已空空如也时,旁边一只白嫩的小手,将一瓶冰镇酸梅汤饮料递了过来,一道甜美的声音同时传来:“给,我请你喝饮料,凉的,喝起来舒服。”
“谢谢!第一次来摆摊没经验,看来我下次得再多带点水。”
林述安没推辞,人家好意给你,也是有拉近关系的意思,你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架势,你要干什么?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