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一次生意开始(1/3)
第二天,7月14日,林述安一早就乘坐公交车来到津城大胡同(读tong,四声)商业街,准备买两个led便携式照明灯,并买点白色塑料袋。
津城大胡同,原津城估衣街,全长700多米位于原津城九门外的估衣街,是津城较早的商业街市,估衣街西口,立有一面牌楼,上写“沽上市廛”四个字,沽,是指津城旧有七十二沽(沽者,小水也),所以“沽上”就成为津城的代称。“沽上市廛”就是指津城的商市。
津城自明初设卫以来,一直是通衢大邑,人杂五方,素称“畿南花月无双地,蓟北繁华第一城”。因而衣食住行,风月繁华,无不竞奢糜丽。历史发展到上个世纪20年代,估衣街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成了“银子窝”,锦纱、昵绒、绸缎及皮毛业等先后进入估衣街,并很快成了主流。那时,津城有名的大绸缎庄l2家,仅在估衣街就有8家。“津城卫,有商家,估衣街上好繁华”,说的就是当时情景。由原来的估衣街,渐渐发展成的大胡同商业街区,形成了北方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再现津城商业发祥地。如今的估衣街、大胡同,已演变成为集购物、旅游、休闲、商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区。
大胡同商业街由几幢大楼和许多临街商铺组成,其中,小商品批发在一幢楼内,营业面积有几万平米。
林述安进入专做小商品批发的大楼后,他决定先转转。现在自己要在夜市摆摊了,多了解了解各类小商品的行情,说不定以后能用上。
这个小商品区域涵盖的品种实在太多了,六个大类几百个小类几万个细类,几十万个单品。
几乎囊括了工艺品、饰品、小五金、日用百货、雨具、电子电器、玩具、化妆品、文体、袜业、副食品、钟表、线带、针棉、纺织品、领带、服装等所有日用工业品,基本涵盖了全品类商品,没有这儿不卖的,关键是物美价廉。
逛了一圈,有个基本了解后,林述安按原计划买完所需物品就走了。
其实,林述安的小姑就在大胡同商业街旁边的小区居住,他小姑夫李广江就在附近的工商所工作,若不是今天太忙,他原想去小姑家看看他们和表弟的。刚才在小商品批发市场转一圈已经用去许多时间了,他要抓紧时间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