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工部风波(2)(3/6)
·········
看着陈辅失魂落魄的背影,叶明盛也是有些可惜的摇了摇头,实话实话陈辅确实是一个人才,在工程建设,水利屯田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要不然自己当初也不会让他担任工部尚书。
在担任工部尚书这一年,陈辅的工作也是做的不错,几个项目也是按部就班的推进,叶明盛也是比较肯定陈辅过去一年的工作,但可惜的是陈辅认不清形势,非要逼迫自己做二选一!
叶明盛不能让陈辅得逞,作为皇帝叶明盛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逼迫!
而且经历了这一次的事件,叶明盛也是明白贰臣这个身份,确实是陈辅的命门,即便自己妥协了把陈长贵调走了,陈辅在朝廷内部仍旧摆脱不了贰臣这个身份,他还是没有威信!
而随着陈辅的离开,工部也是面临着重新的洗牌,除了陈辅这个工部尚书空出来后,陈长贵这个工部侍郎,第一制造局局长,也是不能再继续干了!
其实在意识到陈辅是因为和陈长贵的冲突,才决定的辞官后,叶明盛就明白了陈辅这是在玩以退为进,只要自己把陈长贵贬谪或者调走,陈辅就不年老体衰,不精力不济,也能胜任工部尚书的职责了!
但是叶明盛确实很欣赏陈长贵的能力,觉得他在第一制造局工作做的很好,几个项目在他统筹指挥下,近期都是有很好的成果,尤其是那个蒸汽机的项目,虽然目前还没有什么突飞猛进的进展,但是叶明盛每一次去视察,都能够感受到相较于上一次是有进步的················
虽然有些不想承认但是叶明盛知道,造成今天陈辅和陈长贵今天这个局面,其实本质上还是当年自己的决定!
当时易京朝廷成立的时候,户部尚书崔绍,吏部尚书古三思,刑部尚书李建这三个位置是没有悬念的,存在悬念的则是在工部尚书,礼部尚书这三个位置!
朝廷内部对这两个位置议论声也有很多,在工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呼声最高的是慕容玉良,当时身为冀豫布政使的慕容玉良想入中枢,在当时户部,刑部,吏部这三个部门都有人的情况下,只剩下工部,礼部存在可能!
而相较于礼部,慕容玉良认为叶明盛接下来推广工商业的发展,工部相较于礼部会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