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205、格物致知:由白糖开始的轻工业革新(下)(1/7)

205、格物致知:由白糖开始的轻工业革新(下)(1/7)

    但其实,崔岘真的可以把黑砂糖,变成糖霜。

    这个方法,记录于一本叫做《天工开物》的旷世奇书当中,其名字叫做:黄泥水淋糖法。

    只是经过现代实证,黄泥水淋糖法,其实是做不出来糖霜的。

    它缺少了一个关键性的步骤:活性炭。

    好在,这个活性炭,也算是很好解决的问题。

    迎着一家人不可置信的目光。

    崔岘扬眉笑道:“怎么,不相信?我这些年博览群书,可不仅仅只是学习之乎者也。”

    “也学习了一些利国利民的实干知识,所以是时候,让你们见识见识‘格物致知’的奇迹了!”

    崔钰闻言,蹙眉问道:“格物致知?阿弟,此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郑玄将其注释为:知善深则来善物。是为,道德因果论。”

    “这和你黑砂糖变糖霜,有何关联呢?”

    崔仲渊、崔伯山闻言,也都看向崔岘。

    如今,他们三人都考中了秀才,和裴坚等人一样,皆在开封府学读书。

    算起来,一群人当中,唯有学识最高的崔岘,目前才只是童生。

    崔岘闻言神情微怔,随后无奈苦笑。

    阿兄这个疑惑,让他再次意识到,妄图做思想改革,是个多么难的事情。

    因为仅就‘格物致知’而言,就经历了四次更迭。

    首先是崔钰说的,郑玄注释为:知善深则来善物。

    在崔岘曾经生活的时空。

    朱熹否定郑玄,将格物致知,注释为:外求物理以悟道。他提倡,即物穷理,豁然贯通。

    再后来。

    王阳明否定朱熹,将格物致知,注释为:心外无理,向内求索。他提倡,格者,正也。

    直到后来的后来。

    明清实学家颜元,提出实践出真知。他将这四个字注释为:行先于知,强调实证。他提倡,手格其物而后知至。

    这也是刚才崔岘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思。

    由此可见。

    格物致知本为儒家修身步骤,经朱熹、王阳明诠释,分化出 ‘外向认知’与 ‘内向修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