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198、皇帝的‘惩罚’(2/4)

198、皇帝的‘惩罚’(2/4)

生气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崔岘隐瞒身份,而是在于,崔岘的真实身份,是郑霞生的徒孙。

    这有涉及党争之嫌!

    毕竟在嘉和的心目中,‘贾邵’是个运筹帷幄、心系君父、未被庙堂党争同化的‘纯臣少年’。

    斥责信的前半段写完了。

    嘉和皇帝稍微冷静下来,再去回想方才崔岘那封信里的‘磨去誩字浮嚣苔锈’,眉头微挑。

    浮嚣苔锈。

    还是从‘誩’字拆解出来的。

    怎么听着有点像是在暗示新旧交替、儒家变革呢?

    为了确定自己没有理解错,他又翻开那封郑霞生呈上来,说是开封送来给陈秉的信件。

    信件中,详细描述了小神童崔岘赴五年之约,登上辩经台的始末。

    崔岘首辩的议题是:诗教当重训诂耶?重心悟耶?

    在这个议题里,他按住《毛诗序》使劲打。

    甚至还说了‘甘为天下先’这样的言论。

    最后更是当众称‘二十经皆有漏’。

    皇帝心里有数了。

    尊贵如他,都没忍住在心里直呼一句‘好家伙’。

    此子,果真胆大包天。

    两相对比,甚至崔岘‘隐瞒身份欺君’都显得没那么严重了。

    但,才14岁的少年郎,纵然再如何优秀,又岂能真做到‘令羊毫化万钧之笔’?

    只是思及如今的朝堂,和南倭北虏犯乱,嘉和皇帝必须承认,他对崔岘‘画的饼’有了一丝丝期待。

    不过,这点期待,皇帝当然不会说出来。

    甚至还要佯装没看懂崔岘的暗示,把话反着说。

    再借机狠狠敲打一番对方!

    莫要仗着君父纵容,便敢无所顾忌!

    因此皇帝沉思片刻,继续写道:

    尔所谓‘浮嚣苔锈’——

    可令寒士不哭盐车?

    可使猾吏畏如冰刃?

    可教书生弃雕虫而铸犁铧?

    若答此三问,朕暂寄尔头于项。

    若虚辞搪塞……

    卿自择:鸩酒苦?鱼肠利?或悬梁素绢雅?

    信件写完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