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大明忠勇侯> 第351章 《募集军饷》(3/4)

第351章 《募集军饷》(3/4)

p>

    崇祯就像是看到了希望,赶忙开口询问:“承恩,快说。”



    “募捐。”



    刚刚眼睛亮起来一些的崇祯,又暗淡了下去。募捐,从前也不是没搞过,大臣们……唉,不提也罢,最后还搞得自己下不来台。“承恩啊,回去早些歇息吧,军饷的事情,朕再想办法吧。”



    “皇爷,老奴说的是真的。从前没有募捐到军饷,那是因为十七年前,朝廷混乱。反观十七年后,朝廷已有正兴之相,京师臣民,都对勇卫营仰慕已久,若是陛下下旨,老奴相信,百姓们一定愿意捐助。”



    经过王承恩的一番劝说,崇祯的眼睛再次亮了起来,像是看见了希望。勇卫营的家眷大多都在京师,京师百姓也都在盼望着前线能打赢这一仗。



    一番挣扎后,当即吩咐道:“立刻下旨,昭告京师。东厂和锦衣卫协同办理此事,凡是愿意捐助的,全部记录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内廷二十四监,还有锦衣卫在内,若是愿意捐,也记下来,捐多捐少,全凭自愿。”



    “老奴遵旨!”王承恩躬身退了出去。



    这一次的募捐对准了民间,崇祯实在是对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不抱有太大的希望。为了防止外人说自己偏心,把内廷也给加了进去。



    消息很快就在宫里传开了,太监们一听要捐钱,很多人第一反应:不行不行不行。当得知这是陛下点的名,且不强求捐多少时,也就都安静了下来,私底下都想再看看。



    当夜,王承恩就把自己的干儿子、干孙子召集了起来:捐,全都捐。



    难眠的夜晚,让许多人难以入睡。旨意发下后,很快连夜在城中各处张贴布告,晓谕百姓。



    次日天刚亮,皇宫里的募捐就开始了。



    王二喜掌着笔记录每一个人的捐款,身后还站着一名小太监,实时大声念道,捐助数字。



    王承恩站在最前,起带头作用:“老奴王承恩,捐五万两!”



    王二喜提笔写下:王承恩,捐助五万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