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推广转基因,就是为人民做主(二)(1/6)
谣言:虽然你的名字来自陕西,实际网络可以掩盖真相。定位你是孟山都的吹鼓手!在不确定你身份的情况下,客气一点地说,你不懂没关系,请你查阅一下数十年前南京大学一生物教授写的一篇论文,研究食物链中RNA基因对人类的影响,以及RNA致病的原因,刊在《扬子晚报》上,你真是无知者无畏?竟敢回避实质性问题鼓吹转基因食品的好。
别的话我就不说,像你这种人啊,一点求证能力都没有的。你写这谣言文章的时候是2023年,你说任志林是孟山都的吹鼓手,可孟山都2018年就不存在了,你说说,他当这吹鼓手还有什么用?我就问你,你写之前就不能去查查资料,了解下基本事实吗?就这么随随便便张嘴就来,你这不是瞎造谣嘛!也不想想自己说的话有多离谱,简直荒谬到极点,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说出这种毫无逻辑、漏洞百出的话。
在转基因技术的讨论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令人困惑的观点和未经证实的说法。其中,2011年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张辰宇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就曾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并被部分民间人士错误解读,成为质疑转基因安全性的“证据” 。那么,这项研究究竟是怎么回事?它与转基因安全性之间又是否真的存在关联呢?
张辰宇教授团队当时发现,转基因水稻中的微小RNA(如MIR168a)可能会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血液。这一发现乍看之下,似乎为转基因安全性问题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也让许多不了解真相的人开始担忧。但实际上,从科学的角度深入剖析,情况并非如此。
国际知名的生物学权威加里·鲁夫昆教授对这个事情有着深刻的见解。他指出,张辰宇教授团队关于转基因水稻中微小RNA的研究,仅仅是科学探索进程里的一个初步发现。即便当初这个发现是正确的,也绝不能证明转基因作物存在问题。恰恰相反,从科学逻辑上推导,它反而能更好地证明转基因是安全可靠的。
微小RNA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小分子RNA,从本质上来说,它自身不具备任何毒性。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我们,也是对微小RNA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关键作用的高度认可。它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