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星城有神,凡星再造(1/3)
凡星大厦顶层,夜色下,整个星城市在李一凡脚下铺展开来,宛如一幅星光织就的文化宏图。他手中那杯茶已经凉了,但心中那团火却愈发炽热。
刚刚过去的一整天,密集的会议与协调接踵而至:文化局的项目批复落地、宣传部的审核通道绿灯开通、高新区的招商条款修订确认通过……整个星城市的资源如同棋盘上重新排列的棋子,在李一凡的调度下,以凡星为轴心,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集群趋势。
“星城要成为国漫的圣地。”
他早就不满足于一部《哪吒》的爆红,而是要借此打破文娱产业长久以来对北上广深的资源垄断,将文化主战场带回中部城市——这是他身为星城市委书记、又是凡星幕后推动者最深的野心。
—
第二天清晨,星城市文创产业示范区挂牌仪式正式举行。
市委书记李志远亲自出席剪彩。站在台上,他朗声宣布:
“以凡星文化为核心,星城市将打造中国首个神话叙事产业链示范区,形成‘创意+产业+出海’一体化平台,构建中国文化新高地。”
这不仅是一次项目启动,更是一次城市发展战略的转向。
李志远深知——李一凡这位自己当年在召阳县的老下属,如今已成长为真正掌控区域发展方向的中枢人物,他的远见,已然超越了传统官僚的格局,站在了新经济、新文化的交汇点。
仪式结束后,李一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
“我们不是讲神话,我们是创造信仰。”
这句话被媒体迅速传播,一时间,“星城将成为中国神话产业之都”的标题刷屏网络。
—
下午,凡星影业召开内容战略闭门会。
会议开始,李晓薇率先播放了三支正在孵化的项目试片:
1. 《女娲纪》:一位在裂谷与洪灾中成长起来的少女,用科技和信念代替神力,重新定义“补天”;
2. 《刑天志》:一个“被砍头”的时代青年,在迷失与挣扎中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