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6 勇敢做自己(2/6)
。
裴元当即答允道,“那到时候也把他弄去都察院,然后让李士实给他个巡视塞外礅堡的职司。”
所谓的塞外礅堡,就是大明在边防要地设置的一些堡垒。
时人有诗云:“野狐岭外月苍苍,万里城西路渺茫。行过墩台听人说,草头昨夜有微霜。”
这些堡垒除了作为烽火台示警,还担负着简单的防御职能。
一般来说,墩台高五丈多,四周围墙高一丈,外面开有濠堑,架设吊桥,门道上置水柜防止火攻。礅堡没有楼梯和向上的坡道,想要上去,只能使用绳梯。
主打一个死守到底。
大明最苦的莫过边军,边军最苦的有两个。
一个是夜不收,一个就是墩军。
墩军劳苦,却又极为重要,因此朝廷每年都会派一定数量的监察御史巡查各处边军和礅堡,以免关键时候让朝廷成了聋子和瞎子。
这个巡查工作很辛苦,但是含金量不低,比较容易刷资历,御史们接到这个任务还是痛并快乐着的。
比如说,张琏在猛干梁储之后,得到了朱厚照的欢心。
随后这个只有正七品的监察御史,去边境巡查了一阵,镀的金光闪闪,回来就直接跳了正三品山西按察使。
只不过,礅堡要是加上塞外两个字,那就没人乐意去了。
因为大明早期的版图可是很广大的,随着一代代的收缩,一些设置在要地的礅堡,都在实控边境以外了。
好在这个时代的边境本来就很模糊,那些蒙古人只要不南侵,也不会想到跑边境上来牧马。
不少礅堡就顽强的扎根在北地,成为了大明最苦又付出最多的隐形防线。
陈心坚的兴和守御千户所本就失陷在了鞑靼腹地,让欧阳必进来巡视陈心坚重组兵马,也算是完美利用BUG的方式。
等到第二天,就在裴元又琢磨着怎么害人,不是,琢磨着怎么拉人买基金的时候。
忽听门前的锦衣卫回报,说是昨天来过的严嵩又来求见。
裴元也看出上次严嵩所谓的“回去考虑考虑”乃是托词,这家伙应该是当时就心动了,只不过实在拉不下脸皮,这才稍微扭捏一下。
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