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0561 一将功成万骨枯(2/6)

0561 一将功成万骨枯(2/6)

坚的晋身的阶梯。

    等陈心坚博取功劳晋身之后,自有朱厚照练好的兵马,交到他手里。

    陈心坚心中,莫名的跳出了一句,以往听说书时经常听到的话,“凭君休说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陈心坚努力的收束着想法,等裴元的明确示意。

    却听裴元满意的感叹道,“若再有三五个,如你和程雷响这样的下属,我有何忧?”

    陈心坚却不敢自矜,继续询问道,“那属下该去何地,组织这样一支兵马?”

    裴元心中已经有了成算,直接答道,“东昌府。”

    “东昌府?”陈心坚有些意外,又想起一事,提醒道,“千户,之前王巡抚提到过,似乎德王一直在觊觎东昌府啊,卑职去那里募兵,只怕容易惹到德藩。”

    裴元很平淡的说道,“已经不必担心德藩了。”

    陈心坚没再吭声。

    裴千户说不必担心德藩,那自然不必担心了。

    裴元说道,“东昌府汉蒙混杂,民风粗蛮,多强盗响马。这里的百姓虽然野性未泯,不好驯服,但是只要好好操练,必能成为你手中的一支锋锐。”

    东昌府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大明建立的时候,因为是在元朝的基础上打底子,所以有大量的蒙古人和色目人等百姓归附。

    朱元璋为了减轻统一过程中的伤亡,就接受了大量蒙古部族的投降。

    许多蒙古部族就被安置在了东昌府以及周边的兖州府、济南府开始实行马政,繁殖畜养战马。

    而且这还不是个别现象,在后续的战争中,大明朝廷也把抢夺来的异族百姓进行集中安置。

    除了东昌府一带,最密集的安置区,就是北京附近。

    根据《明史·食货志》中的记载,“徐达平沙漠,徙北平山后民三万五千八百余户,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

    徐达平定大漠后,从燕山以北的迁徙来了三万五千多户百姓,如果按三口一户算,那也有十多万人。

    《明史太祖本纪》中,也有关于抢夺沙漠遗民,囤聚北京的记载。

    “又以沙漠遗民三万两千八百余户屯田北平,置屯二百五十四,开地千三百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