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1 改豆为棉(2/6)
据王琼的临行奏对,那些粮食草料堆积如山占地极广,即不便存储,又不便运输,而且还会慢慢朽坏,因此打算就地发卖,换成银钱补贴宣府的耗用,以加强对北地的防御。
天子听到补贴宣府,立刻就应允了此事。
王敞之前说的事情一被邸报证实,不少家里有闲田的,立刻就慌了。
以那传言中的军资体量,一旦朝廷开始抛售,只怕短时间内,大豆都不会再有行情。
若是今年田里再种大豆,岂不是要亏到姥姥家?
要是江南真有棉布商人跑来开工坊,此时种棉花,反倒是个很好的选择了。
只不过,这件事事关重大,关系到一年的收益。
一些能托上关系的,就找人向王巡抚打听那些江南棉布商人的消息。
王巡抚听闻有人来查探口风,不但没给出准话,还甚是恼怒,一再强调要以民生为念,多种粮种豆,莫要因为贪财跑去种棉花。
各地的豪绅们虽被王巡抚拒绝,却又信了七八分。
正犹豫着,没几日功夫,果然有一些江南豪商顺着运河北来。
他们先是堂而皇之的去巡抚衙门登门拜访,结果没说三两句,就被王敞赶了出来。
豪商们面上难掩诧异之色。
这怎么和说的不一样?
好在领头的那几个心中有数,本就是为了狙击山东的棉花来的,自然也没指望地方上会多配合。
他们按照计划,各州各县的寻去。
不少人还花了一小笔银子做定金,四下里圈定了不少工坊的用地。
只不过他们暂时也没说准工坊开建的日子,因为这次来考察的人很多,具体选定哪些州县,还需要讨论比较一番。
等他们考察一番回来,领头那个豪商甚至还拿了杭州知府的亲笔信,前去拜见山东左布政使姜洪。
那姜洪年老,已经有了致仕的想法。
想着若能做成此事,不失为一桩德政。
再加上有杭州知府留志淑居中作保,因此对那些豪商分外热情,甚至还不计个人得失的,帮着筹划了一番。
那些江南棉商很是满意,纷纷表示要征募一些工匠,尽快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