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司马冏主持赏罚(3/6)
书》,刘邦不耐烦,便骂道:“乃公居马上而得天下,何时用过《诗》、《书》!”陆贾便反问道:“居马上得天下,可以马上治天下乎?”刘邦当即变色,向陆贾道歉认错,请他论述古今列国之兴亡,以此来研究治国之道。
而治国之道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其实便是赏罚分明。如何赏,如何罚,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群情激忿,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当年的三杨、后党如何倒台,不就是因为赏罚不公吗?
司马乂与司马颖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只惩处了一些最紧要的,也最无可争议的元凶巨恶,将大部分的处置留待至今,只等司马冏来主持会议。
只是他会如何主持呢?在场所有的人心思都盘算开来,想看看司马冏会如何表态。
司马冏当然不会这么轻易地表态,他先说:“我觉得,这么大的事情,应该先改个年号。今年年初的时候,赵逆昭告天下,说要改元建始,以表明万象更新。现在我们既然除去了赵逆一党,也该昭告天下,用这个新的年号,来表明国家大祸已去。”
“我觉得,今年先改元永宁,旨在昭告天下四民,过去的一切动乱就已经结束了。明年我们再改元太安,旨在告诫九州百姓,我们将效仿太康之治,让天下恢复当年的盛世,如何?”
两个年号,一个象征旧的结束,一个象征新的开始,众人都觉得是不错的想法,自然是颔首同意。
而后司马冏又道:“既然是改元,按例,我们大赦天下,孤寡赐谷五斛,大酺五日,对于这件事,诸位有没有什么异议?”
这是自两汉以来就有的政治传统,众人自然也不会反对。
说到这里,司马冏见铺垫了片刻气氛,终于开始进入正题,他说道:“既然贼子都要大赦,我们不能寒了勤王功臣的心,数十万大军停留在这里,每日的粮秣消耗,都耸人听闻,难以为继,还是早些安排为好。将士们早些荣归故里,也能赶上今年的秋收。”
他继而从怀中掏出两张黄帛,说道:“这是我准备的封赏名单,请诸位一观。”
说罢,将两份名单一左一右,分别交给两边的人传阅。上首看完后,再交给下首观看。
刘羡先接过的名单,名单很长,大大小小有千余字,有上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