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北平盐价暴涨(一)(1/4)
这一天,阳光明媚,张无忌决定带着李善长和刘伯温一同微服出巡,去了解民间百姓的生活状况。
他们三人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张无忌突然开口问道:“老李、老刘,你们说说看,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增加百姓的收入呢?”
李善长和刘伯温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无奈的表情。
他们虽然都是饱学之士,但对于如何直接增加百姓的收入,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头绪。
李善长想了想,说道:“陛下,要增加百姓的收入,首先得让国家繁荣昌盛,这样百姓自然也能受益。
想要使国家繁荣,就需要陛下与士大夫们共同治理天下,发挥各自的才能。”
刘伯温也附和道:“是啊,陛下。
宋朝之所以能够存在 319 年之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赵宋王朝采取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文臣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才使得国家得以长治久安。
所以,微臣认为大明王朝若想长久,也必须重用文臣啊。”
然而,张无忌的想法却与他们有所不同。
他一直坚信大明应该是天子与百姓共同治理天下,而不仅仅是天子和士大夫。
他认为百姓才是国家的根基,只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国家才能真正繁荣昌盛。
张无忌沉思片刻后,说道:“朕明白你们的意思,但朕认为,百姓的力量同样不可忽视。
他们辛勤劳作,为国家创造财富,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朕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平衡,既能发挥士大夫的智慧,又能充分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共同为大明的繁荣努力。”
这时,张无忌三人踏入北平城的一家盐铺,店内昏黄的灯光勉强照亮了斑驳的墙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与海盐混杂的气味。
柜台后,老板正眯着眼,无精打采地拨弄着算盘,仿佛对这生意已无任何热情。
盐铺的一角,一块略显陈旧的木牌孤零零地挂着,上面用褪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