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临卦、震卦(2/3)
四象生八卦……这种局面,象征着万物的生成、发展与变化过程……”李淳风循循善诱地为吴文讲解着这幅卦象。同时,他拿起笔,在另一张空白纸上,将自己解答出来的内容描绘下来,最终又形成了另一幅卦象:临卦!临卦,在《易经》中代表着面临、降临之意,象征着一种新的开始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这正好预示着,吴文修炼内劲之意。“如何?听懂了吗?”解答完后,李淳风抬头看向吴文问道。“嗯!”吴文点点头。虽然解答的内容中还有一些不是很理解,但吴文已经将内容全都记下了,等一下可以自己先思考思考,若是想不出来,再来询问。李淳风欣慰地露出笑容。将桌上的图纸轻轻递给吴文,嘱咐他再拿下去好好观看,继续深入参详。“谢师傅教导!”案桌前。吴文仔细端详着卦象,陷入沉思。不知不觉间。已过了晌午。他离开藏书阁,离开东宫。下午,吴文已不打算再回藏书阁,而是直接回到家中。将带回的两张图纸放好。他又从床上翻出另一张卦形图纸,铺在一旁。考虑问题得全面。他以身为盘,自然也要将对自身产生影响的身外环境也纳入考虑范围。静电场:是电荷不动、电量不变时产生的电场。这一张卦型图纸,就是吴文将静电球产生的电场带入到卦盘中所得。经过一番分析。也形成一个卦象,只不过这个卦象有点四不像,他有些看不懂。一手拿起这个奇怪的卦象,一手又拿起临卦的图纸。一个是身外环境产生的卦象,一个是身内形成的卦象。吴文顺手将它们放在一起。突然,他发现临卦竟然变成了震卦!心中顿时一惊。“这还真是奇妙!”吴文连忙坐下,全神贯注地研究参悟起来。身体、静电球、生物电、静电场、静电效应、内劲……这些看似不搭杆的东西,能够相互联系起来,乃是因为它们之间产生了和谐共振。这从卦象上也能够看得出来。“临卦”象为两个震体重叠在一起,表明这两个震体的振动频率是一致的。“临卦”变为“震卦”,是把这两个震体一分为二。一个在内,一个在外;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出于外而在上者,其为振源。居于内而在下者,为共振体。两个震体形成共振现象。这也就是震卦的爻辞:“振于外而共振于内,振于上而共振于下。”—虽然吴文通过静电效应能加快内劲的修炼,但他其实对修炼速度还不是很满意。如今他又深入了解到身体与静电场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