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其他类型> 文豪1983> 第82章 羊皮卷(一)(3/5)

第82章 羊皮卷(一)(3/5)

作家的普遍观点,你既要能写,也要具备故事性;法新社认为这是作家能否晋级文豪的门槛:当人们提到你这个人时,有一个世人都能想得起来的,无与伦比的故事。曾经的大文豪们往往都有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即便读者没有看过他们一本书,也能知道“马尔克斯之于屠杀案追查”、“鲁迅之于启民智”、“海明威是个站着写作的硬汉”、“川端康成很会写女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余现在越危险,将来对他的益处就更加大。已不只是南美当地的媒体关注这位“东方新秀”,北美和欧洲都有媒体零星报道。余切本身构成了巨大的故事,他在那坚持的越久,关注到他的人就越多。但在之后的报道中,法新社仍然存在担忧,他们写到一个叫“洛尔迦”的西班牙诗人,此人是聂鲁达的朋友,历史上曾因为被封杀而忧心忡忡,患上严重抑郁症,最后也的确被一枪杀死。万一余切被干掉了呢?啥传奇都没用了。在《时代周刊》写到这一事件之后,远在日本的《朝日新闻》也忍不住报道发生在哥伦比亚的事情。大江健三郎执笔,在专栏上写道:“我们认为日本人具有某种物哀的因素,这是一本成书在1001年至1008年间的书籍《源氏物语》形成的,此后无数作家受其影响,‘物哀’成了我们这个民族标志性的文化。”“富士山、电车、音乐……无论是什么年代的,自然的还是人造的,都不可避免镀上一层浪漫的悲哀。谁造成的,紫式部(《源氏物语》的作者)!她一个人的情感连接,千年之后,竟成为一个民族给人的印象之一!”“而我曾想象谁有此等伟力,将自身的私人感情刻在堂堂中华的印象中,但那殿堂里面的人太多了……难以用几个字来概括。我所能确信的是,现在那个殿堂还能容纳新成员进去。”基本上,大部分人认为大江健三郎说的是余切。因为他在日本是知名“余吹”,而且其本人想过写“核子文学”最后失败,因此更加推崇余切。大江健三郎构思过的“核子文学”,大概率是一种彻底悲哀的文学。而余切所将要写出来的,则大概率是艹翻世界的。毕竟他从小长大的地方告诉过他:就算是世界毁灭也不可怕,大不了大家一起重来。岩波书库则出版了《2666》的日文版。在今年以来的各种版本的《2666》中,这是设计的格外出色的一个。在书籍的开篇,是一把左轮手枪的插图,正是余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