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其他类型> 文豪1983> 第74章 在中国,在美国(二)(2/5)

第74章 在中国,在美国(二)(2/5)

。有消息称,因为基建的匮乏,哥伦比亚自以来已经因此多死了五千个人——不知道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总之它出现在了国家新闻当中。当地报纸《观察家报》采访余切的看法,余切说:“这不是一个数字五千,而是死亡这件事情,发生了五千次。”这句话令余切博得了哥伦比亚人的巨大好感,现在他在哥伦比亚暂时享受了和马尔克斯一样的待遇:出门打车、理发、吃饭都不需要给钱。余切从波哥大的一家酒店中出来,附近有两位安保看守。“余先生!”这两位壮汉向他打招呼。“欧拉!Hola!”瞧,如果只听声音,余切都已经很像个本地人。他走出门之后,这两个男人跟在他的身后,警惕的左右张望。这两个人是哥国给余切安排的保镖。餐馆大屠杀后,政府决定把这一事件栽到大毒枭巴勃罗身上,因为那个退伍兵确实是因为吸食了巴勃罗手下卖的粉才狂性大作,滥杀无辜。政府借此扣押巴勃罗旗下的产业,令他损失不少财产。余切写的《2666》又大肆夸耀“餐馆大屠杀”,于是余切也因此登上悬赏名单。现在想要杀他的人,从越南排到了哥伦比亚,一道铁幕,已经横跨太平洋,横亘在所有余切书迷的面前。上个月,他从阿根廷那边拿到年度文学奖项,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这是个在后世看来名头不大的奖项,但实质上很有含金量。国内作家鲜有走出国门的,因此这个奖项被当做余切的一个主要成就。《2666》这本集结成册后,已经登上美国的畅销榜,排名第十五名——对于文学类书籍,已经很了不得了。多亏了这帮拉美作家天天吹嘘自己。这些人有事儿是真上啊!如今余切之所以在哥伦比亚长待两个月,也是受马尔克斯所托。这是当年那场屠杀案水落石出的最后机会。现在查这个事情的主要是贝坦库尔,这是贝坦库尔做总统的最后一年,下一年该国要换一个总统上来,到时候就不会再追查这一事情了。余切和马尔克斯则负责给贝坦库尔唱票,发挥他们作为文学家的影响力。文学家在拉美是很有影响力的,这主要受到早前那一批文豪积极参政所影响,属于当地的政治旋转门:比如之前卡门手底下那个“落魄”的女作家阿连德,这人实际上是智利前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的侄女。她伯父被枪杀后,阿连德就流亡海外,靠写刷名声,积极参加政治。略萨,就是那个被马尔克斯NTR的苦主,这人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