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其他类型> 文豪1983> 第68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1/6)

第68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1/6)

    为什么中国的山好?余光钟在自己的文章中写:因为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而且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这几句诗都是形容云雾颇多,层迭变换的情况。因为此时的余光钟在赴美游学过程中,尝试过英文创作,最后发现这地方他混不开,只好跑回来。在这种复杂情绪交杂下,他觉得还是中国的山好。他应该回来。在那一刻他思念起了家乡,并且感到,在文学一道上,中国的山和美国的山,就像是两者之间的文化一样,看起来都是山,然而却南辕北辙——简而言之的说,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要写在美国走向成功,是不可能的。你看看,这里是贯穿南北的落基山脉,那里是纵横东西的昆仑山脉,山都不一样,何况人,何况文学?余光钟在宝岛作家们内部的讨论中抛出了这件事情:“我在二十多年前撞了墙,碰了壁,便有一个‘中国人无法取得成功’的疑问,因此写下了感慨的文章,现在来看,是我太自作多情了,我自己不能的事情,就以为别人也不能做到。”在这里,所有人都静静听着余光钟的感想。“核子文学是一种我闻所未闻的文学,我简直不能想象,他到底是怎么琢磨出来的?世界上的其他人又为什么喜欢这种。”的确如此,这里没有人写过这种,连思考都没有思考过。除了李傲。李傲是个杠精,而且也不喜欢余光钟,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人生差异很大。余光钟因为和当局关系好,官运亨通,而李傲却一直坐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傲说。话一说出口,更静了。大家在想这话到底和余光钟的发言有什么联系。李傲自顾自的又念一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片刻后,余光钟忍不住问:“这是什么意思?”李傲说:“这是一个蒙学的诗句,我用来教我孩子的,我告诉她,月亮不是一开始就和思乡有关系的,它挂在天上,就是一个浑圆的大球,没有月宫,没有嫦娥,是死东西!但是有那么一些厉害的人物,他写出了这种了不起的诗句,流传得太广太广,于是接下来的人一抬头望着天空,就想着……我该想起我的家了!”在座的人都不是傻瓜,明白了李傲的意思。余切正在创造一种联系,这正像是马尔克斯写给他“人们相信事情的真相,往往就在你写的上”一样,他创造了一种文学上的新的情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