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潜伏》发表(改)(2/5)
的晚秋。剧中女角色所有美好的品质结合起来,竟然也只能和这一个人相等。“余切!”李小林说,“你这篇的质量如何,我已经不想再赘述,相信你也听得烦了。”“但是你这里要分成三四期来发刊,对我们提出了挑战,我会尽一切努力来争取。”这也能是挑战?余切有点惊讶。他在《十月》说一不二,是打下江山的大功臣,有些低估纯文学杂志进行连载的难度了。“不会发不了吧?要不我拿去《十月》?”李小林脸色当即铁青了:“你这篇发不了,我提头来见!《收获》也不要办了!”实际上没有发生啥波折。在《收获》全体的审稿评议中,李小林把这一文章提前给各组编辑阅读,然后投票表决:所有人都投了赞成票。搞得李小林反而问道:“这还是有两个挑战的,第一个是我们要为了它连着三四期,空出十多万字的内容;另一个是余则成一开始是个军统的特务,我讲老实话,还是怕大众有所不能接受。万一余切写砸了,我们也要担风险。”“余切怎么会搞砸呢?他一直是又快又好!”他们说。“好,桂省制片厂拍了个《血战台儿庄》,争取了很多年才能成,而且也有中央上的指导意见……我们只能靠我们自己来扛,如果大众不能接受,或是刚看到前面‘余则成’这个果党小人物,就哭爹骂娘,大家都要做好心理准备!”全体编辑组面容刚毅,没有任何惧色:“就是让《收获》解散也要登这个!”“好!”李小林把全体编辑组的意见拿去给巴老过目。因为《收获》杂志的总主编就是巴老。巴老用了不到一天就看完,激动得给李小林打电话:“这篇意义重大,尽快发表。”《潜伏》第一期没有争议的就此上市。和两三年前不同,那会儿余切刊登一篇文章,还需要等待一个多月的排版,现在他的地位和印刷技术,已经使得可以在一周内刊登。《收获》为这一期特地加刊,加厚,价格当然也贵了不少。这一期卖两块钱。一本16开的《收获》杂志在84年需要卖1块钱一本,85年涨价到1块2,因为均价极高,通过价格事实上做了读者筛选,余桦评价这本杂志是他“心目中最好的纯文学杂志”。即便是《十月》反超《收获》的现在,余桦还是这么认为。为啥?无他,太贵了。这本杂志在八十年代卖出了“沪爷价”。价格在此时,起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区分作用。这代表读者为了家的故事,真的放弃了吃两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