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其他类型> 文豪1983> 第15章 鸡精是一种狠活儿(2/5)

第15章 鸡精是一种狠活儿(2/5)

东西时,当时是什么一个心情,总之他写道:“但人们永远不能成为余切,大家总有这样那样的缺憾。”“这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已经是能不能的问题。”“确切的说,我的性格,我的经历,促使我写不出余切一样的。就像是徐驰写的报告文一样,全国寄送给余切的信件,要用多少个卡车来拉……我每天都能听读者的高谈阔论,里面有多少人幻想,自己就像是余切一样的通晓外国文学,实际却做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人们都想要成为余切,但没有人可以成为余切。就像是他写的两个结局的《落叶归根》,如果其他人去模仿,往往只能收获一场笑话。”管谟业这个评论稿不是冲着《落叶归根》来的,而是冲着余切来的。余桦是第一个看了评论稿的人,他看后慨叹一声,道:“管老师,你怎么想的这么多,要不我抱你一下?安慰你。”“用不着!”管谟业道。“那我组织一场乒乓球?让你散散心。”“余桦,你想让我和余切打乒乓球?你想让我死吗?”余桦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那足球?”“也玩不过。”“石铁生是守门员,他坐轮椅上的,你踢不过余切,你可以踢铁生呀!”“你可得了吧!”对了!余桦想起来了:余切这人除了打牌不行,属于是十项全能,难怪管谟业这么绝望。“那我需要怎么安排?《十月》恐怕不会发,你这个偏向于对人不对事,要不我就近帮你问问《京城文艺》?我原先在那投过稿。”管谟业同意了。于是,这文章就发到《京城文艺》去了。《京城文艺》的总编是李铎——就是那个杭城会议上的‘铎爷’。这个人早在余切去日本之前,就发现余切和同时代所有作家都不大一样,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天赋。当时呢,李铎就疯狂夸赞余切,说他写的和别人很不一样。余切这种“天赋”,来源于后世一系列千锤百炼故事的结晶,又上价值观,又有商业性。而放在现在,却是在保持创新的基础上,一出手就是大乘期的成熟作品。它是十分逆天的,而且越是搞创作,越是知道逆天。《京城文艺》为了管谟业这个评论稿起了争论,有的人认为,他这评论稿空洞无物,只言人没有物,是回忆文章不是评论文章,“像是个崇拜者写给余切的信”;有的人认为,管谟业评论稿的价值在于,解释了一代文学青年的精神迷惘:总在不自觉的模仿余切,然后又发现自己不如余切。于是,要么五体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