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其他类型> 文豪1983> 第14章 一份报告(1/5)

第14章 一份报告(1/5)

    在日记中,林炳南写到这么一件事情。“83年,我曾经作为水利访日团的团长,前去和日本人介绍我们的水利科技成果,也看看国际先进水平已经到了什么程度?”“日本这个地方小山小水,但他们的水利建设却十分发达,而由于我们三级阶梯的地形,从青藏高原到东段出海口这边有数千米的高差,我们有全世界最丰富的水利潜力,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些要利用起来,要极大的决心,和几代人的建设。”“84年九月份,我又去了一次日本,这一次得知余切在日本很有些名气,我当时看了余切的《狩猎愉快》,写的真好,但并不觉得有什么用处,没办法,我是个俗人!”“而且我也有怨言,我觉得要实质性的改造世界,靠写是不行的,我总是对写的不以为然。”“我们有一百多号人,全国几十个院校来的研究员,他们大多,但也承认对现实好像没什么影响,在工作忙碌起来后,更是如此……”“我们从事的考察工作说起来也简单,就是不断在各地做考察,检验江水在不同流速下,泥沙的淤积情况……它是有利于工程的前期论证的,但真正麻烦的是人心,我发觉大家普遍害怕这一世纪工程,因为社会上有许多不好的流言,不了解就产生了恐慌,这是比大坝更加高的障碍。”然后,在看完之后,林炳南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只有一句话:“余切不愧是芥川文豪,他是个真正的作家,其他人只能称为是写的。”在发往中央的报告中,林炳南的说法就要客观的多。他们罗列了自己在不同流速和地段的泥沙沉积测试,给出了一个数值范围,表明泥沙沉积不是问题。然后提到:“余切的《落叶归根》,现在更加鼓舞了我们的研究工作,使得我们相信,这一工作在将来是能够付诸实现的。”这是当然了,毕竟普通人哪里懂这些物理知识,一份是更管用的。报告从金陵传到了京城这边。然后,它首先是拿去给决策者看了,由于随后的论证工作,使得当时在场的工作人员也知道了。社科院和科学院只有一墙之隔,很快搞文字工作的人也知道了,直到传到余切的耳中。社科院的副院长钱忠书专门找余切碰头,特地告诉他:“你的新写的很好,一些人重新认识了我们文字工作者,坦白讲我们社科在别人当前,要稍微的低别人一头……你却为我们争了一口气。”“我争了个什么气啊?我就是写个而已。”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