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其他类型> 文豪1983> 第84章 与查良庸对话(大)(3/5)

第84章 与查良庸对话(大)(3/5)

酬和恶劣工作条件,只有极少数富人得利,这完全是殖民地的做派。在这种现状下,凭什么觉得这次他们会做成好事呢?就算是要做好事,谁来保证这件事情不会损公肥私?涉及到数万人的港人大迁移,完全是英国人来操作,犹如把自己的裤子脱了,卵蛋拿给别人捏着。这档节目的收视率开始进入到持续的上升曲线,原先是每六个人有一个人看节目,而现在是三四个人就有一个人看节目。在港地中文大学,电子学系学生们通过电视转播,观看了这一场两地作家的对话。请学生来看电视的是华裔科学家高琨,他是光纤技术的发明人之一,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此人虽然持有英国国籍,却长期保持了和大陆的联系,对传统文化相当热爱。八十年代初,高琨通过学生,积极的促进光纤技术向大陆邮电通信科技院转移,促进了多项技术的发展。“你们怎么看这个余切说的事情?”高琨问学生们。学生们大多很茫然,他们现在处于对大陆一无所知,对过去的英吉利也一无所知的状态。有人说:“高琨(高琨让学生直接叫他名字),这个余切太瞧不上港英政府,难道真有那么糟糕吗?我们毕业了之后,能够拿到就业补贴,我还听说英国本土的撒切尔削减了英吉利的福利,然而,他们却给了港地一年比一年高的福利,这几年格外明显……是不是余切太过于偏激了,而英国人醒悟过来了,知道过去对不起我们。”高琨摇头道:“其实,港地的福利提升,是谈判后才开始的,他们不想让大陆拿到那么多外汇,就以各种手段拿走了大部分,剩下的超额发出去,制造一个福利陷阱。”学生说:“那不也发出来了吗?总比一点也不发好。”高琨无奈道:“这是我们本来就创造的财富,他们一分钱都不应该得到。如果没有谈判,港地怎么会成为这个幸运儿呢?按照他们的办法,事情要拖到十年后,到时候谁来支付这一笔成本?”“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余切不看好港英政府来办这个拆迁。”电视里面,余切还抛出一个重磅炸弹。他拿出一份文件,“我还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余切说:“这个事情发生在距今三百多年前,当时有一批华人去了南洋,历经几代人已经驻扎下来,形成自己的小社会,他们和后来到这的西班牙人互通有无,做生意,甚至成婚,结为兄弟。”“然而,西班牙人却不这么想,他们哄骗华商从自己的住处里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