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其他类型> 文豪1983> 第67章 余家讲坛(大)(1/5)

第67章 余家讲坛(大)(1/5)

    余切摆好架势,让这几个小孩都离他近一点,结果小孩越来越多,除了小孩,看热闹的本地人也越来越多。我管你这那的,不是一样的讲?他举起《中华诗词选》,《滕王阁序》这一章,介绍说:“《滕王阁序》是中国唐朝文学家王勃写的一篇文章,距离今天有大概一千三百多年!”“一千年是个什么概念啊,你们可能不明白,你们唱的那个英国女皇所在的国家,最早的成名诗人是一个叫杰弗里.乔叟的人,生活在中世纪,被认为是英国文学之父,他比王勃生的还要晚了六七百年,这六七百年可不短,你们脚下这个地方,只是其中的十分之一!”余切说:“我来向各位先读几句这个杰弗里.乔叟最有名的诗体,我只记得这几句了,出自《坎特伯雷故事集》。”诗体,类似于英文版本的“骈文”,写的是文章,但也注重对仗和韵律。他大声道:“朋友交好,若要情谊持久,就必须彼此谦让体贴。爱情是受不住压制的;压力来了,爱神就扑翅而飞,不再返回了!”然后,他又用英文复述了一遍。孩子们都跟着他念,都觉得这诗写得不错。然而余切却说:“和王勃的骈文比起来,这英国人的诗就不值一提了。”好大的口气!诗琳通此人精通英文和中文,在她看来也是这样。当英文诗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英文诗人的最高峰莎士比亚所作的诗句,也不过是一种“有对仗的十四行诗”,这些东西,中国人早在更早的两千年前就玩够了。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由于英语在几百年内发展的面目全非,今天的英国人已经无法再直接看懂本国大文豪名作,不得不通过“英译英”才能看明白。但中国文章却不是这样,只要稍学了一些文化知识,就能大致看明白一千年前的中文名作。它甚至能用来给学了几年中文的外国人科普。常常有外国人给自己取名叫“李白”、“曹操”……显然老外得先看明白了诗,然后才学着取中国文豪的名字。余切激动地握住王勃的这一篇《滕王阁序》,一想到他要做什么事情,他就心潮澎湃了。一千多年前,王勃同志受邀参加诗会,会上东道主让众人都来写一篇骈文,比个高低,一般来说王勃这种偶然参会的都是来陪跑的,然而王勃挥墨而就,写下这一“天下第一骈文”。余切进入到状态了,他念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前面是介绍地势雄伟,该地人杰地灵,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