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单行本发行的两周(3/4)
“我就要回来,余切这么说了,他说是一个概率问题,回来出头几率更大,我想想确实是这样。”“你提到了概率……那个余切数学好吗?”“不知道,他打牌没有赢过我。”“那你出你妈的头,赶快去美国,我指望你带我去美国养老呢!”事情闹得很大,今早上副厂长揣了一本《大撒把》回来看。副厂长完全没有心思管冰箱的事情,儿子的中邪已经让他如坠冰窖,他觉得冷滴很呐!《大撒把》是个什么书?封面是一个男人坐在长椅上,西装革履,左下角是男人的公文包,男人斜望着左边。故弄玄虚!副厂长于是打开,发现这书的封面格外宽大,翻过来竟然还多了一截,占了正常页的三分之一。上面是作者余切本人的介绍和他的照片。先看照片。啊,似乎有点不对劲,浓眉大眼,伟光正的长相。再看介绍:燕大学子,状元,军旅作家,“新现实”创始人,二等功获得者,《十月》特约作家。有点东西,这种人不会说瞎话。再翻开,竟然还有个序,王濛来写的。王濛是谁?厂长不认识,但上面说,王濛是个好大好大的官。“《大撒把》是新现实三部曲的第一部,自《十月》文学刊首次发布以来,就赢得了读者朋友的深切喜爱,全国有多家报刊连载这篇,燕京高校团委,教育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建议留学生在假期阅读这部作品。日前,这本也被翻译为日文版本,即将发布在其他国家。”“《十月》刊的编辑张守任让我来为这本书撰写序言,我想是否需要呢?恐怕很多年后,我要以此为荣了,在这反而要感谢张守任给的机会。”“那么,尽管这是‘留学生’这一题材,但不仅写了留学生,而且还写了家庭、婚姻,写了朋友之间、恋人之间的复杂情感。同时余切的创作把‘顾颜’这一人物和其他正在海外留学的学子,以及三千万同胞,当下历史共同联系起来,努力挖掘这一题材的社会意义。”“《大撒把》这一,也突破了传统‘留学生文学’创作的诸多禁忌,还原了被遮蔽的留学真相,真实的反映了生活当中的各种矛盾。为新时期同类文艺作品提供了艺术经验和审美范式。”……这个叫“王濛”的,开始回忆和余切认识的过程,热情赞扬他“新现实”这一系列的创作理念,认为这是“开文坛之先,领风骚于后,必定要留下辉煌一笔。”最后,王濛说:“新的文学子弹要射出来了,啪!等着吧!”副厂长又开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