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不情之请(2/4)
完这一篇稿子。”随后,王濛就这么走了。张守任和余切解释了为什么要把《一代宗师》拿去《人民文学》发。在《十月》这个杂志社,存在一个主线任务是把“新现实”这个流派发扬光大,在这个目标下其他都可以适当牺牲。《一代宗师》显然和“新现实”毫无关系,可以战略性牺牲。为了《大撒把》单行本的一炮而红,《十月》和其背后的京城出版社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请来文艺评论家预热,吹捧,诸多广播台打广告,而且在这个年代,很少见的跑到南方羊城去打书籍广告。为啥这么说呢?粤省当时因为开放,听的玩的都和内陆有点儿不一样,许多人收听广播只听港地那边的节目,对普通话腔的北方广播台并不感冒。排名前三甲的文学期刊,《十月》已经做到了它的极限。但《人民文学》还能有许多资源拿来用。而且余切终究要和其他期刊合作的,他之前在巴老家中住了几天,如果李小林找他约稿,难道他能拒绝吗?“余老师,余老师!”余切出门正好碰到了骆一禾。骆一禾见到他很兴奋,“余老师,你从日本回来了!”简单寒暄之后,两人把查海生也拉出来,又去吃西餐。这一次是燕京很出名的老莫餐厅了,骆一禾来请客。两人看到余切的摩托车又是一顿夸,鸟枪换炮,中国第一人啊!哪里哪里。查海生提出想要乘坐摩托车,油门拧最大,感受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余切以“我忘了给你带头盔”的理由委婉拒绝。查海生却说:“那就让我体验飞翔的感觉,把我脑子摔碎了,说不定我又能写出几句好诗。”余切无奈道:“查海生,你要是活在几十年后,说不定会对‘李火旺’这个人有感情。你们都挺‘特别’的,但自己不觉得。”“李火旺是谁?”“我胡诌出来的人,这个人分不清现实和虚幻的区别。”查海生心怀向往:“那不正是诗人最想要的境界吗?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在一些人看来,余切算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了,然而和查海生这种天赋型选手比起来,余切又像是王艳兵见识到了王牌连队。他又问骆一禾:“骆一禾,你最近赚着钱了?来老莫请同志们吃饭?”骆一禾摆手:“我平时没什么销,钱都用给朋友了。”“那你去给谁了?”查海生很自觉举手:“我借了他一些钱。”“到现在为止借了多少?”“七八百块钱吧……”余切吃了一惊,这是一笔大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