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捆在皇家这条船上(2/3)
人情的政事是走不远的’您为何如此说?”五皇子迎着几个大臣期待的眼神,露出一个有些腼腆的笑容:“先生教的。前些天刚学过。”先生?那个先生?谁是五皇子先生?几人愣了一瞬,猛地扭头看向后面的王学洲,连带着仁武帝等人的眼神,全都看了过去。只见王学洲一脸正色,脑袋半垂,身子站的笔直,好似在认真听人说话,只是对于此刻众人的眼神,毫无所觉。王学洲旁边的人顿时感觉到了压力,伸出手扯了扯王学洲的衣角,轻轻唤道:“王大人?王大人!”王学洲一个惊醒,一脸正色的直视前方之人的后脑勺。随即就感觉前面的情况不对,抬头看去只见几位大臣和上首的仁武帝正在看他。他头皮一麻。坏了!刚才太困眯了一会儿,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决定先发制人,摸了摸自己的脸:“诸位大人,下官脸上有东西吗?”方阁老闭上眼重新睁开,希望这一切是自己的幻觉。可看到王学洲那张脸,他还是吸了一口气询问道:“刚才五皇子说的话,可是你教的?”什么话啊!王学洲根本不知道五皇子说了什么。难不成老五头一天上朝,这就准备欺师灭祖了?“先生,您曾说过:没有人情的政事是不长久的,只有人情的政事是走不远的,学生今日就拿来学以致用了,只是方阁老似乎对这话有些看法,还请您帮着解释一二。”经五皇子提醒,王学洲一下子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了。他干脆出列,上前几步解释道:“启禀陛下,臣说这话只是在读史书的时候,心有感慨。秦朝当年就是因为法家盛行,刑法严苛,强调法治而忽略人情,这才导致民怨沸腾,加快了灭亡。而如果过度依赖人情,朝政必然腐败,灭亡是迟早的事情,走不长远。因此这才有感而发,不过是个人见解,还请诸位大人不要笑话微臣。”他适时的出现一丝羞赧,好似十分不好意思一样。方阁老几乎想要捶胸顿足。这样的人,竟然不是皇家的!不少人品了一下,再看着王学洲那满是少年英气的脸,忍不住惊觉一个年轻人对国事竟有这样的感悟?!仁武帝看着王学洲叹息:“王爱卿太过谦虚,以你这个年纪能对政事有这样的见解,已是十分难得。由此可见,人的能力不在年纪高低啊!”仁武帝看着王学洲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儿。尤其是想到王学洲的爹娘只是一个普通人,王承志甚至没有他英武,没有他博学多才,甚至还没有他这般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