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419章:李世民:全军出击(1/6)

第419章:李世民:全军出击(1/6)

    炸掉玄武门。

    对于李承乾来说,就意味着胜利。

    从现有的局面来看,在兵力上,李承乾已经落入了绝对的下风。

    目前的兵力东拼西凑全加起来,总共也就两万的数目了。

    这还是包括了先前辽东潜兵的数千人在内。

    玄武门现在就是个绞肉机,每时每刻都有着大量的生命逝去。

    虽说三千火铳兵的损失不大,但为了保护这些火铳兵,完全战略布局,其他的精锐可都是拿命在护着。

    反观李世民这边,禁军数目占据绝对优势,更别提长安城内,侯君集被打败之后,先前在长安城的布局完全落空。

    换个角度去看,李承乾现在已经成为了孤军奋斗。

    李世民那边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但话说回来,李承乾手中最大的牌是什么?

    不是先前的六七万兵力,也不是潼关洛阳,更不是辽东之地。

    而是火药!

    准确来说,是火炮。

    是因为这摆在玄武门前的三百门火炮。

    李世民对于玄武门的布置,也是围绕着这三百门火炮来的。

    火铳兵的出现,确实给李世民带来了不少麻烦,但仅此而已。

    跟后世不同,现在的大唐,着甲率很高,这就意味着火铳无法真正的体现出优势来。

    其实就历史意义来说,火铳的出现,并非是他比之弓弩有多么强势,而是在于火铳的简便。

    首先是威力与穿透力的碾压性优势,弓弩的威力受限于人体生理极限与材料性能。

    以强弩为例,宋代神臂弓的拉力约三百斤,箭簇初速约五十米每秒,可在七十米内击穿普通铁甲。

    元代蒙古复合弓拉力达一百六十六斤,有效射程约两百米,但对板甲的穿透能力有限。

    火铳就完全不同了,哪怕是在黑火药没有颗粒化的情况下,都能在三十米内击穿1.5毫米的速铁板。

    而最强的弩箭,仅能击穿0.8毫米。

    弓弩的弹道是典型的“抛物线弹道”,箭簇飞行受重力影响显著,需以一定仰角发射,射程越远,落点偏差越大。

    神臂弓在两百米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