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74章:大唐万国颂德之柱(1/6)

第374章:大唐万国颂德之柱(1/6)

    李承乾永远不会跟五姓七望合作。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有什么改革的意义。

    门阀时代,是注定要终结的,哪怕是虚与蛇委,李承乾也没有接受的必要。

    若是如此,还谈什么保家卫国。

    这些世家,学的是儒家思想,忠君爱国,可在利益面前,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苏定方回来了。

    这次苏定方出去,领军一万,但不是奔着突厥主力去的。

    所以在捷报上,没有苏定方,也没有神武军的名。

    这是李承乾知道,西突厥的实力本就是那样,以李靖的军事才能,轻松灭之。

    别说这还不是在草原。

    游牧民族对中原来说,从来都没有什么优势。

    也许历史上,是有过几次不错的入侵,然而实际上是因为中原本身的内乱所带来的。

    数千年来,什么时候不是被压着打。

    很多人认为,对游牧民族的刻板印象,是膀大腰圆,骑马狂奔。

    实际上这完全是扯淡,更多的草原民,生活上比之中原百姓,简直是天壤之别。

    什么只能吃肉,喝牛羊奶。

    那不是草原民能够享受到的,是草原极少数的贵族,才有资格享有。

    如今草原民,大部分都是吃野菜,亦或是用羊毛交易来的米粮。

    绝大多数的草原民,都是骨瘦如柴,更别谈什么身体素质了。

    当然,他们也是凶残的。

    因为南下劫掠,对于大部分草原民来说,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不抢,就只能饿死在草原的冬季。

    苏定方这次出发,就是为了应对散乱的草原民。

    半月前。

    一万大军,化整为零。

    分成大量的十人队,奔向河东各个县城,乡村。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的解救当地百姓。

    夜色笼罩的河曲县,二十名神武军借着月光摸进村子。

    队长程大牛抬手示意众人分散,自己带着四人骑着战马贴着断墙前进。腐肉气息混着硝烟扑面而来,村口老槐树上吊着三具百姓尸体,衣摆被风吹得簌簌作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