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179章:吐蕃已有取死之道(1/7)

第179章:吐蕃已有取死之道(1/7)

    竹纸的制造工艺,李承乾很早就已经公开了。

    现在长安大部分的造纸作坊,基本上都是以竹纸为材料。

    之所以是大部分,因为工艺的传播,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不是说大家知道了这个方法,一下子就能全部拿来直接用。

    虽然知晓了工艺流程,但真正造出好的竹纸,还需要熟练的工匠。

    包括对竹子的各种加工程序,稍有差池,造出来的纸张就脆了,一碰就碎。

    李承乾自然不存在说,还要让自己东宫里的纸匠去给其他作坊免费指导。

    而即便是摸索出了方法的纸匠,也不会轻易的把自己的心得去告诉别人。

    同样是造纸,不同的工匠造出来的纸张,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况且现在大多数造纸匠,都还是遵循传统的生产模式,而不是东宫这样的模块化生产。

    譬如雕版印刷,民间都已经出现很久了,用的人不少,可从来没有成建制。

    模块化,工厂化,才是生产力飙升的最大优势。

    不对其有深刻的了解,是很难说复刻如今东宫的现状的。

    二凤显然没有要派人来东宫学习的意思。

    李承乾自然也没有义务去告知。

    传统的生产方式也是能赚钱的,就是效率慢了一点而已。

    ——

    贞观十七年,五月初八。

    大唐派出前往天竺的使团队伍,终于是抵达了吐蕃的国度逻些,也就是后世的拉萨。

    使团的成员并不多,大概七十多人。

    除了大唐的使团成员外,还有天竺的使臣。

    跟历史上王玄策第一次出使不同,这次他是正使,而李义表为副使。

    严格来说,李义表是官朝散大夫,行卫尉寺丞、上护军,要比王玄策品级更高。

    但这次王玄策是奉太子教令,所以情况有所不同。

    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有两条路。

    一条是西域的丝绸之路。

    从长安出发后,经河西走廊,穿越西域然后南下到达天竺。

    这是较为成熟的一条对外通道,沿途有较为完善的驿站和补给点,商贸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