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其他类型> 东莞岁月> 第1章 失意青年(2/3)

第1章 失意青年(2/3)

跟他们交待过。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起床做饭,怕孩子饿着也担心去晚了误事。

    吃罢饭良杰先检查了一遍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老式大梁自行车的车胎气足吗。

    毕竟到县城要三十多里地,还有二十多里是土路。

    经过一多小时两条腿的忙碌终于到达目的地,那时候的县城街道不多也不繁华,所以很容易找到那个厂,且叫它是厂吧。

    见面的场面就不再介绍,无非客套几句,交待一下具体干什么活。

    工作场所极其简陋,那就一排破旧石棉瓦搭的棚,下面全是一盘盘加工和未加工的钢筋,简单说就是冷拔丝。

    墙上的电线乱七八糟,电闸也破旧不堪。

    用拔丝机拔了一上午,搞的身上到处都是机油,累得浑身都是疼,手上还破了皮。

    总之这种环境这个工作,他感觉太不安全。

    中午在厂里吃完饭,找了个借口说下午回家拿行李,就这样人生第一份工作短短结束,回到家还让堂叔嘲讽了一顿……

    一九八五年,广东省东莞撤县设县级市,一九八八年年初,东莞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

    改革开放二十年,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东莞,无论经济还是人口都是突飞猛进,城市建设更加迅猛,工厂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增长,需要工人的缺口巨大。

    于是有些头脑灵活的早期南下打工的人,开始回乡招工带人去广东

    一方面可以收取招工费用,一方面他为工厂招一名工人还有固定提成,这些人在当时可谓是有本事的打工仔。

    夏良杰听说邻村有人招工去东莞,他异常兴奋也去报了名并询问报名费多少?

    三百块,他沉默了。

    母亲问他:

    “咋不开心?没报上名?”

    “不是,妈,得交三百块钱。”

    三百块在当时不少了,干一天盖房子小工才五块,可想而知,对于这个家庭确实拿不出来。

    最后父亲和母亲一番商量后决定卖十袋小麦。

    卖了五百多块,全给了良杰,交完报名费还剩二百多块。

    他揣着这些钱,心里十分沉重。

    夏良杰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