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第514章 此乃竖子也!(2/3)

第514章 此乃竖子也!(2/3)

还是人数最多的?”鲁肃狐疑的问道。



    “子敬可知袁术的为人?”韩信没有立即回答鲁肃的疑问,而是反问道。



    “据我所知,袁术虽然出身名门,年轻时以侠气闻名于世,进入官场后,皆担任要职。



    但是他本人却好高骛远,志大才疏,贪图虚名与享乐,个人能力并不能与他的出身相匹配。”鲁肃思索了片刻后,脱口而出道。



    “没错,袁术并非将才,亦非帅才。



    不过,因为其出身汝南袁氏,麾下聚集了一批谋臣良将,他们必定会谋划让袁术为诱饵,吸引我们的主力大军,依靠南、北两路大军渡过颍河,击破我们的守军,然后对细阳县形成合围之势。”韩信胸有成竹的说道。



    “袁公路兵分三路,韩帅可有破敌良策?”作为韩信身边的谋士,却无法为主帅提供破敌之策,鲁肃面露惭愧之色的说道。



    鲁肃是这个时代顶级的战略家、外交家,却并非顶级的军事家。



    战略家重在大局观的长远规划,而并非军阵对垒时的战术博弈。



    “袁术如果联合陈王刘宠与徐州牧陶谦,对我们同时用兵,当为上策;



    如果袁术单独出兵,兵分数路,此乃中策;



    集中兵力,只攻一处,此为下策。



    如今袁术放弃上策,选择中策,兵分三路,只要其中一路防线被对方突破,他们就能依靠颍河以东的平原地带纵横驰骋,我们就极难应对。



    但是袁术却有一个致命的失误,他在用人选择上,并没有让耿弇、寇恂分别担任南、北两路的主将,而是在北路上,选择了虽然是其心腹,军事水平却并不出色的桥蕤。



    袁术此次出兵,是想让他自己拖出我们的主力,然后依靠桥蕤与耿弇、寇恂的两路军打开局势。



    我会派遣一将领打着我的旗号在细阳县与袁术的中军对峙,然后让彭越将军去东南的慎城镇守,以防耿弇、寇恂。



    以彭越将军的能力,拖住对方十日,绝对没有问题。



    十日的时间,足够我亲自北上击退桥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