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琅琊船坊的现状(1/3)
从西都贯通安西郡的驰道,并不像其他各郡,大多是一条直线。这条驰道,多是在群山之间环绕,地形艰难且复杂。好在,这条路倒是不急,而修建之人,更是大秦俘获的孔雀国俘虏。听到他们在修驰道,扶苏好奇道:“那粮食还够吃吧?”“够,自然够!”王绾笑道:“上次在尉犁缴获的粮食,足够他们再吃一年。”这发芽、发霉的粮食,王绾和扶苏都是知晓,也不是不能吃,稍微处理便能食用。西域原本的粮食,多为谷物,总是发芽也不会有毒。有的吃,总比没得吃好吧。眼下,东都咸阳正在修建阿房宫,大秦的工匠近乎聚集在渭水之南,这驰道修建便是耽搁了不少。好在,大部分的驰道已是竣工,倒是不用这般麻烦。听到粮食没问题,扶苏这才说道:“若是安西郡的驰道修好,我倒是想去尉犁走上一遭,瞧瞧这塞外江南到底如何。”眼下,整个东都之内,只剩下扶苏一人,皇族的大部分人,竟是随着子婴,一同到了西域。闻言,王绾也是叹息道:“也不知道我那孙儿如何了,这当个典客,还随着公子一同出征,当真是没大没小。”现在大秦疆域辽阔,驰道发达,这些个大臣自然想去瞧瞧外面的世界。可若是都去了,这内部的事务当如何处理?扶苏和王绾也就是借机感慨罢了。片刻之后,扶苏似是想起了什么,神色凝重道:“琅琊船坊如何了?”子婴从西域赚了一大笔钱,为自己的大父在渭水之南修建阿房宫的事,整个大秦都是知晓。除了夸耀公子炫耀之外,这修建阿房宫的工匠,可是少不了。整个大秦,凡是擅长木匠、瓦工之类的匠人,皆是到了咸阳,一同来修筑这壮丽宫殿。就连扩建西都的大部分工匠,以及骊山皇陵的大部分工匠,都抽调而来。可见,大秦为了这座宫殿下的血本。可唯独一方的工匠没有抽调,那便是大秦的琅琊船坊。自从上次铸造宝船往东试航后,这座船坊便开始了疯狂建船的道路。嬴政的本意,是想从水路上,为大秦开辟新的进攻路线。数千里之遥,人疲马乏,并不算什么好路径。可若是走水路,借着海风和水流,倒是能省下不少气力。更何况,大秦有前往孔雀国的海图,此番若是有足够的船只,便能从海上开辟第二战场。嬴政早就告知扶苏,这琅琊船坊定要加紧建造宝船,莫要误了大事。修筑阿房宫这种事,扶苏都未让人从琅琊船坊调人来,而眼下,大秦的宝船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