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第521章 从此之后,不读书也能做官(5/6)

第521章 从此之后,不读书也能做官(5/6)

悠悠分析道:“陛下真是学究天人啊,治军治民治政皆有精通,此次新政加设两级衙门,县之下设镇,镇之下设管理区,镇之一级设镇令一人,副镇令五人,分别管理农林牧副渔之事,再设税收所一处,治安所一处,忠君爱国宣传所一处,这样加起来总共需要九人!”



    “九个人,都是陛下的老卒,他们直面最基层的民间百姓,管辖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国策如果能够一直持续,我大唐的国运即使三百年以后也无无忧虑。”



    “最关键的是,俸禄开出去的并不多……”



    “这九人的官职按县府之位递推,而我大唐县级官员的品级是九品,虽然陛下把乡镇级别定位十品,但却设置镇令的官职是九品。”



    “这是何其精妙的平衡之术啊!”



    “乡镇的八个官员的批示十品,但是镇长提半级变为九品,如此镇长的级别就和县级官员齐平,有权参与一县之内各类大事的议定。”



    宋老生说到这里,目光看向躲在角落里喝酒的刘伯瘟,笑着问道:“刘兄弟,你说说,陛下如此刻意为之,其中有何深谋远虑?”



    老刘喝酒的时候话多,一仰脖先是滋溜一大口,然后,嘿嘿坏笑道:“关于这次国策,你们看到的是有利民生,看的是皇权可以深入基层,但是咱老刘眼里,看到的却是士族灭亡……”



    “陛下刻意设置镇长和县令平级,虽然名义上要接受县令节制,但其实同级官员有独立管辖之权,如此一来,镇令不但会分担县衙的职责,而且还抢夺读书人出身的文官权利。”



    “镇级官员不需读书人,直接和百姓打交道,管的是开荒种田,问的是百姓民生,这种小官让退役老兵担任,老兵本就是百姓出身,不但熟知民间之事,而且对陛下忠心。”



    “所以,新政哪怕是人人谈之变色的变法,但是,咱们大唐的根基不会有任何动摇,原因很简单,老百姓过的更好了。”



    “最主要的是,老卒们忠心啊。”



    “如果大唐以后的帝王都能这么干,都从自己最忠心的老卒之中任命镇令,嘿嘿,咱们大唐千年国运都是有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