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第302章 这是怂恿皇帝吞诱饵吗?(4/5)

第302章 这是怂恿皇帝吞诱饵吗?(4/5)

    百姓交不起税,各种方式躲税,要么上山沦为猎户,要么逃荒沦为流民,事实上现在云朝的躲税者极多,十个百姓之中已经有三到四个不再交税。



    反正无论如何都交不满,那还不如所有捐税都不交,大不了一死嘛,随便官府逼死就是了。



    百姓一旦选择摆烂,地方官府也要抓瞎,毕竟摆烂的人数太多,不可能把所有欠税的都抓进大牢。



    故而目前的真实情况是,云朝各种苛捐杂税加起来一百文,但由于接近一半人数都在逃税,再加上豪门大户以及读书人的免税,所以能收上来的税款总数,其实还不到一百文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真实税入只有三十文左右。



    从民众生存角度而言,这个税收才是合理的,每月三十文钱,一天折合一文钱,哪怕老百姓一家有七八口人,咬咬牙也能做到每天缴纳七八文钱。



    事实上,现在云朝的税收情况正是如此。



    各地虽然疯狂催收,按照百文一人去收,但是减去躲税百姓和免税大户之后,收上来的总税款分摊之后必然暴降……



    平均数字,每人每天,一文钱。



    这才是真实税入,也是让老百姓们不至于举国皆反的底线。



    然而刚才那大臣的奏疏,却耍了花招偷换了概念,并且,他连续偷换了两个概念……



    首先是人口,三州之地总人口大约一百七十五万,这是把迁徙百姓和原本住户累加,全部的人口数量只有这么多。



    但是在这大臣的奏疏中,他宣称杨一笑的治下有两百万人,所以在计算需要上缴的税赋时,他按照两百万缴税者进行计算。



    其次是税额,他按照一百文计算,而不是按照云朝现有的真实情况,分摊后每个百姓每天折合一文钱。



    真实情况是每天一文,他却让三州之地每人每月一百文,这要是皇帝真的下旨实行,几乎等同于强逼着三州皆反……



    就算杨一笑不反,老百姓也会反,因为活不下去了,不反只能被逼死。



    由此可见,这大臣绝对没安好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