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天生的猛人(3/7)
十六家大户的愿意卖粮,杨一笑总算缓了一口气,但是,这个粮食不能一下子全都拿出来给百姓吃。
施政者,该仁善的时候仁善,该心硬的时候,也必须心硬如铁。
眼下整个泾县境内,人口已经高达25万,哪怕十六家大户的存粮足够支撑一阵,但是自古以来没有平白无故养民的先例。
说白了,白养会养出刁民,你今天给他吃一口,明天他还想过来吃,如果天天都给吃喝,天天都会有人来吃……
所以,必须心硬起来。
虽然全县各处都设立粥棚,但是施粥只给快要饿死者,任何人只要有力气能够干活,就得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
当然这个限制也不是绝对……
比如,有迁徙百姓连续几天没找到活,因之导致,连续几日断粮吃不上饭,那么快要饿昏时,粥棚是会救助的。
只不过,只能临时救助,吃完几碗施粥后,身体恢复力气后,必须自谋生路,想办法养活自己。
这种政策,百姓认可,因为相对于其它地方对百姓的不管不问,泾县这里的政策绝对可以说是大善之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能在快饿死的时候给粥吃,保证每个人不被饿死的底限,对于百姓而言,已是莫大保障。
而这份保障让百姓们心里有底气,不会生出恐慌和担心饿死荒野,故而哪怕活的艰难,但是精气神都很不错。
这就是所谓的希望不灭……
每个人都知道不会被饿死……
人有精气神,就有活下去的劲头,于是各自为了吃饱,想尽办法去努力。并且,心中没有抱怨。
……
王刘氏背着一个破筐,艰难的从山里走出来。
虽然她已经很累,但是脸上带着欣喜,今天收获很不错,挖了一整筐的野菜。
同乡们都很照顾她,知道她家里有个憨儿,生下来就傻乎乎的,偏偏却是个吃不饱的肚皮,如果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