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古人对于家业的划分(3/4)
衙门口那边候着,怕冷的话就找墙角先缩一回。”
“我老刘估计啊,杨先生和县尊令大人马上就会贴出布告。关于这场雪灾之中受灾的同乡,杨先生和县衙诸位大人肯定要予以赈济。”
“来来来,进城吧。”
“哎呀,对了,进城的同时再听我老刘絮叨几句,你们可别仗着受灾的身份在城里闹。”
“比如偷鸡摸狗,又或者抢夺吃喝,这可不行,这都是犯法的事。”
“到时候真要有人犯了事,你们可别怪我老刘不讲同乡之情。杨先生心怀仁慈不愿意治罪,我老刘这种武夫可不没有仁慈之心,到时候一旦有人犯罪,我拎着刀子直接剁他的头。”
有能之辈,在任何局面下都能做出成绩。
这位刘队正不但主动安抚百姓,而且还在安抚的同时进行恩威并施,他既给杨一笑宣传了赈济灾民的名声,同时又把镇杀趁乱犯事的恶名揽在自己身上。
不得不说,是个聪慧人物。
杨一笑默默旁观,微不可察点了点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唐青云趁机开口,笑呵呵的予以暗示,道:“贤婿如果感觉此人还行,以后多给他肩上加点担子。绣娘那边由我去说,让她把刘寒山移交给你,如何?”
杨一笑沉吟一下,随即摇了摇头,道:“这倒不必,继续让绣娘管着吧,毕竟是她的嫁妆,我要过来以后不合适……”
旁边宋老生突然道:“嫁妆确实不适合移交给你,因为一旦移交就成了家业,那样的话,以后不好分配。反而县兵继续挂在唐绣娘名下,才能一直作为这位弟妹的私财。”
杨一笑‘嗯’了一声,道:“宋师兄精研策论,你说的比我想的还长远。”
唐青云却故作苦笑,道:“老夫只是推荐刘队正而已,你们师兄弟两个想的太多了。也罢,也罢,让他以后继续跟着绣娘吧,反正绣娘的也属于贤婿的。”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放下一块大石头,不愧是老谋深算的人物,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