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这届文官这么卷?!(1/3)
没多久,朝内出了问题。宁夏边境出一个叫李元昊的,自立西夏,明目张胆的于要求宋朝承认他的合法地位。宋当然不同意。说实在的,当时的西夏不过是个草台班子,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宋再怎么说也是当时的中原大国。谁知道,双方一个照面,大宋的军队被揍了个屁滚尿流,连哭着回家找妈妈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团灭了。得知这个消息后,举国都懵了。时任宰相的吕夷简作为这件事情的总筹人,对这场大败震惊无比,继而如丧考妣。责任总要有一个人来承担。尤其是当时的吕夷简隐隐已经在朝堂犯了众怒的情况下。于是,在范仲淹被吕夷简以“党争”之由排挤出朝廷的次年,吕夷简的宰相也做到了头。有人告知了远在贬谪路上的范仲淹。得知昔年“政敌”的结局,范仲淹却并没有落井下石。他只是皱了皱眉头,注意力更多的倾注在了另一件事上。对于吕夷简的结局,范仲淹想了想,只说,“吾记起昔年王大人所说的一句话。”【“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当事情发生的时候,责任总要有一个人来承担。如果执政的臣子,都只想要背负美名,那么骂名该由谁来背呢?……为人臣者,不过都是为皇帝办事的罢了。哪怕昔日政敌,可范仲淹已然不再怨恨吕夷简了。弹幕寂静了片刻,默默的刷出了一片。【《格局》】天幕前。吕夷简静了很久。脸色渐渐变得异常难看。失败很难去定义。可很多年以后,如果有人问他,人生中的哪一刻让他感到最为记忆犹新?此时,此刻。无数朝代中也有无数人露出了叹服敬佩之色。诸葛亮笑叹着摇头。“公之品德,无愧于一声‘文正’,当为万世文官之楷模啊。”刘禅撇了撇嘴,哼哼唧唧。“哼……相父才是万代文官之楷模。”……吕夷简罢相后,又过了两年,也就是范仲淹遭到贬谪的短短三年之后。期间宋和西夏又打了几场,无一例外都输的很惨。于是,宋仁宗又想起了西湖桥畔的范仲淹。说来搞笑,尼玛人家范仲淹一个文臣,此前更是从未上过战场,从未展现过自己的打仗天赋,你把他给喊回来有什么用?……还真尼玛有用。有时候不得不感慨,宋仁宗不知道上辈子朝哪边儿磕的头让他能开出范仲淹这么个离谱至极的家伙。【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被仁宗一道诏书召回。】匆匆给了个官位,打包了韩琦、夏竦等人专车直达大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