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经典款白月光——晏殊(2/3)
换太子”故事的主人公之一,纵然不如吕后武皇名气响亮,但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不过在治国理政这方面,与吕后武皇之流到底没得比。当然了,大宋的官员们比较识趣,人家不讲究那些,腰杆子该弯的时候还是得弯。谁当皇帝不是当啊,反正除了折腾之外也没啥别的用处(不是)只有一个范仲淹。画面悠悠一转。气势傲然的华服女子神色矜持的踱步坐在皇位不远处,摆弄着手指,神色瞧不出变换。群臣们小心翼翼的抬头,皇帝在一旁露着笑脸。【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天子一呼,群臣百应。“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范仲淹站在百官中,愣了半天,迷惑的问身边人。“这是……在干什么?”旁人怪异的看他一眼,“这都看不出来么?娘娘今岁过寿,咱们随着陛下一道给娘娘祝寿呢!”范仲淹大为震惊。他不仅震惊,还当场震怒的说了出来。【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你特娘给你娘过寿,以家人的礼节过一过表示孝顺就够了,拉着百官跟你一起祝寿,多大脸啊?万一后世学去了,这锅谁背?!满朝寂静。他旁边的那官员人都懵了,震惊的咔咔扭头。不是,哥们儿?范仲淹冷着脸梗着脖子站在那里,语气冷然不变。“还请陛下反思己过!!”仁宗从上头远远瞅了他一眼,表情有点微妙的诡异。弹幕毫不客气的嘎嘎大笑着划过去。【不行了哈哈哈哈哈哈爷要笑死了!!】【仁宗:不是,哥们儿,你看这朝堂我像是说话算数的人么?(滑稽)】【晏殊:带不动,这队友带不动一点(狗头)】【说实话那时候仁宗确实在朝堂里是没啥话语权的,他要是不‘孝顺’点,改明儿屁股底下位子都坐不热乎(狗头)】【确实,毕竟不是每个母亲都像吕雉那么温柔爱子的(狗头)】【武则天:内涵谁呢?】【可不咋的,更何况上面这个还不是亲娘呢……】……结果显而易见。章献太后大怒,一拍桌子,你跟谁俩呢。贬谪,贬谪,速速贬谪!!……晏殊事后发来了一个问号。范仲淹接到后,斋沐洗澡,郑重无比的提笔……写了一篇巨长无比的《上资政晏侍郎书》。其核心内容概括一下,大抵是——我没错,我还敢。晏殊:…………他沉默着把信放到一边,扶着脑壳挥了挥手让人退下。弹幕简直捧腹大笑。【救命啊哈哈哈哈哈我今天的笑点要被两个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