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其他类型>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第392章 九年义务教育(1/3)

第392章 九年义务教育(1/3)

    ……太平宰相、富贵闲人。这是对晏殊最恰如其分的形容词。他惬意松弛,不总苦大仇深,也不常忧伤落寞。人们千百年后,仍争相歌颂着晏殊笔下轻松写意的词章。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如此温柔轻快,像是一个婉转曼妙的少女,在肆意的拥抱春天。可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的事实。也是一直以来大宋不得不却必须面对的事实。——外敌。画面上,惬意舒缓的文人缓缓蹙眉,隐隐带着一抹厌倦和无奈。于当时,大宋不得不面临的外敌,名为西夏。上一位丞相吕夷简在位时,打过一场惨痛的败仗。晏殊接任后,这一局面也并未改变。对内的治理上,晏殊的手段无疑要比吕夷简要高明一些,但是对外敌的态度,晏殊却并未抱有极大的斗争性。他是极为典型的主和派代表,凡战必议。能赔钱的事儿绝对懒得动用武力。同时,国内由于长期曾处于吕夷简的统治之下,官吏体制极为腐朽僵化,各地频出农民起义。【五月,沂州士卒起事,大量士兵与饥民加入,北向青州,南下经海州、楚州、泗州、一直打到扬州。】【九月,商山起义,从十余人不断飙升,转战京西四十余州郡。】所过之处,官吏鸟兽而散,或“金帛牛酒,使人迎劳”。朝廷是富裕的。百官是富裕的。但百姓不是。天幕前。赵匡胤心绪极为平和。恐怕遍数各代帝王,也少有像他这样心态平稳的了。他甚至于有些嗤之以鼻。这算什么?一点也刺激不到他。贞观。李世民叹了一声。“官员是国家的基石,百姓想要过得好,这一块儿还是不得不抓的啊……”贞观官员们心惊胆战,欲哭无泪。陛下终于从以史为鉴、以人为鉴晋升到以未来为鉴了么?若是、若是哪日受了刺激,如后世那明太祖朝堂一样,日子还怎么混啊?!!……庙堂之上。似乎有一道轻而又缓的叹息响起。温和的青衫文人负手立在殿前,朝外望去。脚步声响起,似乎有人缓缓走近。来者抬起头,一双眼带着刺破长空的锐气。他说:居庙堂之高而忧其君,处江湖之远而忧其民。他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说:微斯人,吾谁与归?青衫文人凝视了他许久,展颜一笑。遂,将王朝托付。来者何人?——范仲淹也。画面上,殿门前笔挺的身影倏然清晰。弹幕嗷嗷叫着炸开。【啊啊啊啊啊啊范文正公!wok不知道为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