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9章 国产航母的动力(1/4)
五小时后,旅顺基地,数据计算中心。当第一组气流场可视化图像出现在屏幕上时,常浩南立即站起身,大步来到幕布前,时而目光在彩色流线图上快速移动,时而用手指在特定区域画圈。其余众人不敢打扰,直到常浩南重新回到座位上,史文强才战战兢兢地走到讲台后面。他在火炬实验室的时候也参加过有常浩南出席的组会,但那时候毕竟只是单纯的师生关系,哪怕出了错也无非是一两句批评就过去了。然而眼前这个场合……史文强当然知道,这是郭春雨专门给他表现的环节。可是……天地良心,他只是个刚入职两年不到的萌新而已,仅仅三天之前,他都很少见到自己的直属上级郭春雨主任。而现在,却要面对常浩南做报告了。弱小,可怜,又无助.jpg终于,在做足了一番心理建设之后,小史同志用尽勇气开口道:“大型船舶实际航行时气流场情况较为复杂,因此我们选择了几种典型工况进行测量,并准备将测量结果与CFD计算和风洞模拟得到的‘雄鸡尾流’流场模型进行对比……”“……”显然,小伙子的准备相当充分。只不过,有些过于充分了。眼下这个争分夺秒的情况,只能关注重点。因此,在听过第一段介绍之后,常浩南直接用激光笔在幕布上圈出了两组数据:“这里,还有这里,涡量分布不对称。”空气瞬间安静下来。“注意你们的工况1、工况3和工况4。”常浩南干脆对着面前的笔记本继续说了下去,“当舰艇以32节航速直航且无横摇时,曲线变化较为圆滑,从船艏甲板前端开始涡量迅速上升,至船舯部略偏后处气流场涡量值达到顶峰,而后迅速回落。”直到此时,史文强终于反应过来,赶紧把幕布上对应的结果调整到了对应的工况1。但常浩南却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部分:“当舰艇以32节航速直航,但出现3°左倾角时,气流场涡量从甲板前端开始迅速上升,约100m后达到极值,然后回落,在后1/3甲板段气流场涡量迅速上升,在靠近船艉处达到最大值,然后迅速回落,尾流涡量变化较平缓;当出现3°右倾角时,涡量变化趋势与左倾类似,但涡量值却远远小于左倾情况……”史文强努力跟上对方的节奏,然后发现果然如此。而这些,甚至都是他尚未汇报到的部分——实际上,不仅是尚未汇报。这些结果都是在过去这五个小时里面刚刚计算出来的,甚至连郭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