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火炬实验室(1/4)
到这里,常浩南突然想起来在刚才答辩开始之前,唐林天曾经说过“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这么叫你”之类的话。原来是在这等着呢……对于他来说,这绝对可以算是个不小的惊喜了。留校任教,是常浩南早就已经做好的决定,至于那几个主任的头衔,也不过是把早就担任的职务正式转了正。但这个年代,还没有后世那一堆什么杰青优青之类的帽子,包括先聘任为研究员再非升即走这条专门面向青年教职人员的路也尚不存在。因此,能一步到位直接定级教授,甚至还是二级教授,确实有些出乎他的预料。99年这会的x级教授,还是1956年时候确定的分类方式,原则上只跟工资待遇挂钩,和后来2007年开始的那套教职工13级分级制度不能完全等同。不过在最顶层的教授部分,标准倒是差不太多。一级教授,基本就只有院士/学部委员,极少有例外。而二级教授,非要说的话……大概相当于“半步院士”。答辩委员会中的袁相垭目前就在这一步。基本上算是半只脚踏入了院士境,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以及活的足够久,等到有位置空缺出来,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评上院士。而常浩南年仅24岁便走到了相同的位置,在年龄方面毫无疑问有着绝对的优势……总之,这一波带来的震撼可比刚才大多了。毕竟区区一个博士学位,在场的人基本都有,常浩南无非是拿学位的时候年轻一些。但二级教授……除了事先就知情的几人以外,包括常浩南、答辩秘书、还有后面进来的工作人员都给整沉默了。尤其是答辩秘书。他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快二十年,如今还是三级教授……顿时成为了职称方面的最低点。要说没点羡慕嫉妒恨,那肯定不现实。不过稍微有点脑子的人也都清楚,这個情况实在是很难碰瓷……“祝贺常教授。”“恭喜……”调整好了心态的答辩秘书也走过来,跟常浩南握了握手:“常教授……应该算是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了吧?”“算不上算不上……”常浩南赶紧抬起手向下压了压,同时回答道:“就我知道的,查尔斯·费夫曼在20岁博士毕业,22岁就被芝加哥大学聘为教授,相比起来,我还是有一些进步空间的……”答辩秘书并非数学专业出身,对查尔斯·费夫曼自然不算了解,因此听到这个回答之后一时间也整不清常浩南到底是谦虚还是秀优越。但不管怎样,对方说的有鼻子有眼,应该是